查看原文
其他

【耳听八方】刘森:诚挚地专注于内心,心无旁骛地创作和歌唱 | 李皖

李皖 文汇笔会 2023-07-01

刘森《华北浪革》,应该是2021年的专辑。“看看月亮(上海)”提供版权,中国科学文化音像出版社出版。蓝色CD,蓝色CD盒,蓝色歌词本儿,一起封装在蓝色硬纸封套中。封套开一圆窗,露出一个人夜晚走到一扇门前的背影——是黄晓亮的布面油画,《无题Untitled中的一幅,画的背景也是整幅蓝色,给人以深夜里孤独一人的印象。

上一回听到这样如走进一个人内心的专辑还是许多年前,1998年听窦唯的《山河水》,2012年遇廖也青的《象》。尤其是《山河水》,刘森就像那一年的窦唯一样,自己作词,自己作曲,自己编曲,自己演奏几乎所有的乐器,如此做出来的唱片,完全就像是个人心象的一个切片。心象,不仅是说这专辑自我完成的程度,更是说那乐声:低沉的击鼓声就像是心跳,所有器乐及其调制出的音色就像是思想和思绪——沉陷在内心中,不,它们简直就是内心。

一开篇的《温情》,也让我联想到窦唯。“远眺当年无处找/灯塔不愿倒/满天星斗风雨飘/沙海孤舟摇/南街金河两岸潮/马蹄钟声叫/梦绕拂晓下一秒/心与天共老”,这歌词的作曲和演唱,完全合乎窦唯后来的那个觉悟:中国歌曲的曲调,应该跟中国文字的声调相一致。《温情》词与曲的契合到了这种程度:你没觉得它有作曲,但是它有作曲;你没觉得他在唱,但是他在唱;而且旋律性和音乐性都特别强。这是很高明的中国式作曲和演唱,依字行腔和语速节奏,到了字与腔、生活与表演完全相合的程度,仿佛说话和朗诵的自然伸展:每个字、每个句子,行走、奔跑、跳跃、飞,对,它们在飞——只在自在行走间,不着痕迹地,它们飞起来了。

《温情》是个真正的开篇,就是一篇小序,有总领的作用,但是读懂不易。只有在领会了全专辑的心意后,它的意义才会最后显露出来,然而,并没有什么隔阂和障碍,将一扫你一开始所遭遇的困境,完全弄明白作者的心志。它其实是叙事性的,是一首叙事歌曲。领悟到这一点,便可以由此反思刘森的创作特色和路径:将具象抽象化,再将抽象升发到近乎启悟和格言的程度。据说这一点很启发张浅潜,张浅潜说她那种意蕴广阔,与普通民谣相比显然较为抽象和概括的民谣歌曲范式,来自刘森。这是艺术家之间的秘密交叉小径,虽然在我看来,二者的写作方式,由此达成的作品样式,基本上是完全不同的两个类别。

刘森演奏的乐器主要有吉他、贝斯、鼓,他也包办了录音制品成型的关键部分,录音混音。在要创造更宏伟的效果,比如需要弦乐、管乐或钢琴加入时,即请外援来携手。不过在有些作品中,刘森自己也参与了这个部分。他从2019年开始在网上发表作品,这张专辑实际上是三年来的成果,如果这体现的是一个学习的过程,是一种趋势,那么未来,他可能的状态就完完全全是一个人。《华北浪革》是一个人的浪漫革命,音乐形态近乎一个人的电声吉他乐队作品。

紧接着的第二首《深海》,展露了这张专辑全部的母题和音乐密码。注意“深海”这个标题,它是专辑的关键词。几个叙事段层层推进,在音乐上则显示为一种序进,渐次展开心事、心情、个人感情,又有一种与听众对象交流的错杂。尤其值得注意的是,家事与天下事,“妈妈的厨房”和“万家灯火”的关联与对应,立定了作者心绪和思想的基本盘和方向。这导致这作品一方面是朴实而本分的,一方面又是广大而空寂的,因此而来到了它震撼人心的副歌——将个人历史、心愿与社会历史、感叹交会在一起的处理手段。而电吉他如心理进行曲的快奏,鼓与贝斯如剥剥心跳的重音,引来了更为恢宏和沉重的弦乐和钢琴,由此展开对波澜壮阔的现代历史的浩叹。这歌唱者正在其中,但个人心愿尽遭破灭,他被无奈地、不明所以地弃置在滚滚巨流的岸边,在副歌结尾他感喟唱道:“你们编织在华北的浪漫/全刻在小卧室的天花板/你那峨眉峰埋葬在对岸/渤海深处写满了不甘”。

至此,刘森几乎已全部交代了他的地理位置、他的历史位置以及他的心心念念:生活在渤海边,身逢这大时代,却在大时代的冲天浪涛边缘,无从进入中心,因而心怀深深的失落、落寞和不甘心。第三首《晚灯》交代了他的年龄,说明这都是些中年之歌,“情趣在消退/一退再退”,“很多自以为懂的事情/开始看不清”,但这个中年人显然又深怀着少年的感情,正是这少年感情、这纯净的心灵,产生了这些悲叹,成为这些歌曲来自内部的动力和支撑。

第四首《悲哀藏在现实中》感慨生活的困惑、不安和诸事不如意,领悟到“活在当下最难”。第五首《死如秋叶》如给自己画像,将感慨上升到如宿命的程度:一个义无反顾向前、希望穿透内心宇宙的人,同时却已心死如秋叶,这首歌唱出了与《深海》类似的沉痛,给出了这歌唱者的一幅形象鲜明的自画像:“华北无浪漫/死海扬起帆/多少个夜晚/独自望着天”。

第六首《而我也无法摸到上游的风》,是唯一使用他人歌词(作词吴鞑靼)的作品,但在第九首《上游的风》中,一转眼又用回自己的作词,感慨“无法摸到上游的风”的挫败和无力感。“上游”是个自然词语,却也是个经济词汇,令人不由不联想产业的上游。因为吴鞑靼的歌词中,还有“购买力”“超市里的手推车”等概念和情景;刘森自己的歌词中,则出现了“科技在涨潮/信息在奔跑”的描述。这有助于说明这歌唱者的人生现实,他的挫败和无力感,的确也跟其所处城市、职业、产业链的处境相关。可能因为这种现实切近感,这歌唱者难以自主的随波逐流和失败,才显得更为沉痛。这个失败者“眼前是一条长河/身后是一团烈火”,而他要尽力克制住可能的过度悲情,因为生活中的朴素日常和社会上的基本人伦,都告诉他必须如此:“别哭啦/别闹啦/你不是一个人在家/你的爸爸妈妈看着你呀”。

第七首《爱人穿过你》是专辑中唯一的情歌,而两人世界的面貌,最后定格为一个人低头抽烟,另一个人泪流满面,“只是问你天上的月亮圆不圆”的画面。第八首《焰火青年》是从青春这个视角给自己画像,里面的你、我、他,其实都是同一个人,就是歌唱者自己:他夜夜笙歌、望梅止渴,嫉恶如仇、困兽犹斗,只要一次“慷慨赴死的机会”,只想感受“慷慨赴死的颤抖”。第十首《疯土》,可能是近十二年的人生小结,一样是壮怀激烈。这个在海港金城的人生已一意孤行坠入深海,这歌唱者依然冥顽不化、心志不移,然而其人生大愿,已退化为在这深海里长夜短歌,对,就是你手中这被一重重蓝色封装的、仿佛来自深蓝色心海的一首首歌曲,它就是这愿望的一个结晶。

刘森的思想和歌词,都还没有找到出路,处处显露着他个人无法控制也无法解决的杂沓和纷乱,但是在音乐上,他已简捷地制造出他的结晶体。他的演唱声音干净有力,吐字清晰,口音语调纯正,标志出地域特征鲜明的华北城市籍贯;他注重律动型演奏,将数种乐器合成为心灵的强烈悸动;他偏爱带有回音的清亮效果器音色和冷峻的电声混音,强烈地映射出现代城市的孤寂环境、他个人内心的荒凉处境和专辑力图要营造的如深海般的空渺情境。而他的感受又是非常中国的,终究难以说清。专辑《华北浪革》,就是这样一支支音乐无比清澈透明的心灵的幽暗进行曲。

在这个四处都是喧嚣,大众媒体社交网络化,歌唱舞台发声机会稀微,甚至所有声音基本上已失去时代语义的音乐环境中,一个新晋的音乐人还能做什么?刘森示范了一种创作范例,就是诚挚地专注于内心,心无旁骛地创作和歌唱,哪怕此人边缘,哪怕此生难诉,也顽强地留下一个样本。它不是技术性的,也不过于在意与听众调情,就是自己的心结,分娩下来,留在时代行进的路旁。

      2023年4月2日      

[耳听八方]是李皖在笔会的专栏

点击“阅读原文”可在文汇出版社微店购买

2021笔会文粹《我也浮过生命海》


【笔会近期作品推荐】

顾文艳:去天山路看阿克曼电影展

周华诚:野果的秘密地图

余斌:低配“文武鸭”
孙郁:每一代人的乡土文学都不一样

冯身洪:纪念李国豪老校长

史宁:幸好,还有书店

徐建融:半生梦幻紫云璎

蒋在:飞往温哥华

高明昌:小菠菜,矮菠菜

胡晓明:ChatGPT与中国文论

闫红:不是每一场归来都满心欢喜

杨燕迪:听勃拉姆斯的《挽歌》

顾农:盛唐气象,令人神旺

陈淑贤:永别了+我心之歌

小黑:妈妈的遗产

曾泰元:清明思故人

沈亚明:我的朋友陈小彭

管继平:朱幼兰,留得残枝叶自生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